南方财经记者朱治宣 深圳报道
10月29日,“十五运看广东”采访团走进深圳市体育中心。南方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场馆以开合屋盖与移动斗屏的硬科技、智能卫生间等暖心服务为核心亮点,通过改造升级与人文关怀,为十五运会赛事保障和观赛体验赋能。
据了解,深圳市体育中心分为综合性体育场和体育馆。十五运会期间,体育场承办男子U18及U20组别足球赛事以及射箭项目,体育馆则承办羽毛球和飞镖比赛项目。
“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的改造属于保护性重建,保留了场馆外围的72根柱子与环梁,其余部分均拆除重建。”深圳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专家吕佩蕾介绍,该体育场原本是可容纳3.2万人、带跑道的综合性体育场,改造移除跑道后成为可容纳4.5万人的专业足球场,并可兼顾赛演需求。值得一提的是,场馆焕新还采用了符合人体工学的镂空座椅,兼具透气与舒适,此设计曾获得德国红点奖。此外,场内同时设置4块高清大屏,可满足观众多视角观赛需求。
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 朱治宣摄
在硬件设施的科技化升级之外,该体育场更注重以暖心服务提升观赛体验。场馆具备卫生间转换功能,通过票务系统,提前规划卫生间的适用性别,1100余卫生间超过半数可根据售票情况提前匹配,有效缓解大型活动中卫生间排队长的问题。出于人文关怀,体育场与体育馆均配备AR导航功能。观众检票入场时,可通过小程序进入场馆导航页面,若需前往特定观众区,只需选择对应区域,系统便会提供具体指引路线。比赛结束后,观众前往停车场寻车也可通过该功能操作,为观赛全程提供便利。
记者走访发现,深圳市体育中心全新的综合体育馆已基本完成改造,该体育馆采用国际首创的开合屋盖加移动斗屏多维场景。根据屋盖的开合状态,比赛大厅上方的超大斗屏可移动切换为双面横屏或四面斗屏。同时,场馆能够满足篮球、网球、羽毛球、体操等16项高级别比赛的快速切换,实现虚拟现实交融互动,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观赛体验。
羽毛球比赛场地的特殊构造也颇具亮点,“该场地原本是可冻冰的冰场,通过铺设可拼装式木地板,可实现场地多功能转换,进一步适配不同赛事需求。”吕佩蕾说。
中心体育馆斗屏 朱治宣摄
据透露,该体育馆可容纳1.6万人,通过可移动座椅、可拆卸木地板及灯光系统,可实现场地与灯光的灵活、快速转换。同时,场馆还配备专业灯光、360度自由视角观赛系统等先进设施。此外,场馆注重无障碍设施建设,从无障碍通道到无障碍观赛席均实现“零高差”,保障赛事期间的安全与便利。